期刊介绍
期刊导读
- 07/22下一代奥迪A4渲染图 大灯/尾灯造型换新
- 07/21三农专家温铁军:下一代没有“乡愁”了,这代
- 07/21H.265已落后!下一代视频技术实现重大突破:越
- 07/21下一代?保护者无人机加入英国皇家空军 合同金
- 07/21美媒称华为下一代旗舰手机或采用高通和联发科
三农专家温铁军:下一代没有“乡愁”了,这代
温铁军,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,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理事长兼院长。他是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,因为他曾前往世界多个国家考察农业农村以及城市化问题,加之在国内多个农村开展了深入的走访和调研,他“坚持用脚做学问”的态度得到了许多网友的认可,因此他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“温三农”。
如今,随着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,农村成为许多人想念却回不去的远方。许多人背井离乡之后,一方面是想念自己的故土、想念自己的亲人,另一方面又是忌惮农村里那种闭塞而又落后的观念,根本不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。如此一来,农村缺少优秀人才、缺少发展资金,从而导致了整个农村的发展停滞不前,老年人和妇孺集中留守的农村还有发展的可能么?对此,温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:
1、城镇化不是“去农村化”,而是“去城市化”
在一次讲座中,温教授提到:我们千万不能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思路来改造现有的农村。很多人认为城市就是先进的,农村就是落后的,这种观念本身就有问题。我们的城镇化必须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,在保持农村现有结构不变的情况下,实现城乡一体化。
很多专家和学者认为:城镇化不就是把农民变成打工者,让他们进城安家落户吗?这是不对的,我们的城镇化不是要消灭农村,不是要把农村变成城市,而是要把农村建设成和城市不一样的地方。如果农村都变成城市了,让农村也开起各种工厂、矿场、加工厂,那么必然会加剧现有的产能过剩,同时还会对农村的生态造成巨大的影响,这在以往的很多农村都出现过,这种“城市化”是行不通的。
但是坚守现有的农村状态也是不对的,农村也必须要改变。农村也要逐步形成“大村小组织”的治理结构,原来一个村几千人需要几个甚至十几个干部来管辖,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,随着“大村制”的推行,现在很多地方出现了一个五千人的大村,只需要7个人管辖的情况,这种“大村”为单位的自治模式是非常好的方向。
2、再过一代人就没有什么乡愁了,所以这代人必须“记住乡愁”
在很多人的眼里,农村是自己成长的地方,那里有熟悉的风景有牵挂的爹娘。可如今随着年轻人外出打工,孩子们落户城市,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回到农村,那个所谓的“家乡”早已在眼中在记忆中变得模糊。如果不是因为有父母和亲戚在那里,或许有些人一辈子都不会再回到那个地方。
面对如此严峻的城市和农村割裂的现实,温教授也提到:必须要推动“生态文明复兴”,让更多的城里人“记住乡愁”。温教授在演讲中如是说:
所谓的“记住乡愁”,体现的是农村不再是GDP,不再是发展效率,而是努力提升农民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。为什么我们要“记住乡愁”?因为这一代人是从农村里生长起来的,他们的父母亲人都还在农村,还没有完全割裂和农村的联系,如果再过一代人,他们就真的不知道什么是“乡愁”了。
正是因为如此,所以我们要让这缕乡愁变成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的血脉,将农村的生态环境、文化环境、舆论环境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。让更多的城里人愿意回到乡里去探亲,愿意回到农村去搞建设,愿意回到农村去投资,愿意回到农村去做公益。这是乡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,光有单纯的乡愁,不能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,这样的乡愁是没有意义的。
是啊,今天的农村与我们童年的那个农村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。风景在变、时代在变,人心也在变。其实为什么那么多人出来后不愿意再回去?归根结底就是农村的文化氛围真的不好,“恨人有、笑人无”的心态特别突出,而且人际关系的复杂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城市,这让许多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人,再也不愿意回到那个曾生养自己的地方。
作为三农专家,温教授可以说是非常深刻地洞悉了今天农村面临的核心问题,也为此提出了自己非常独到的见解,这样说实话、干实事的专家,值得每个从农村里出来的孩子点赞!对于他的观点,你怎么看?
文章来源:《下一代英才》 网址: http://www.xydbjb.cn/zonghexinwen/2020/0721/451.html